咨询电话
029-8918-0088
搜索
新闻详情

“百年石鲁”系列之③——伟大的时代

 二维码
发表时间:2019-12-17 10:33

伟 大 的 时 代

1950年代

藏区写生 ·出访印度、埃及 ·陕南写生· “ 一手伸向生活,一手伸向传统” ·“赵望云、石鲁 埃及写生画展” · 《古长城外》 ·《金字塔的傍晚》· 《转战陕北》

1950

31岁

赴青海藏族自治区写生。创作《侦察》《变工队》《剪羊毛》《巡山放哨》等国画作品。

1951

32岁

出席西北文代大会,当选西北文联常委、西北美术工作者协会副主任;

兼任西北画报社社长。

1952

33岁

创作版画《兰新路上》、中国画《移山》等作品。

1953

34岁

创作《王同志来了》《幸福婚姻》等国画作品。

7月,小儿子石果出生。9月,赴北京出席第二届全国文代会。

1954

35岁

当选中国美协西安分会副主席;创作《古长城外》等国画作品;撰写电影剧本《暴风雨中的雄鹰》。

1955

36岁

7月,赴印度,担任国际博览会中国馆的总体美术设计,创作写生作品《天竺古风》《戴红头巾的赶车人》《印度舞》《印度人家》等。

1956

37岁

7月,女儿石丹出生。

8月,赴埃及,出席亚非拉国际艺术展览会,并作题为《关于艺术形式问题》的大发言。创作了《沙漠之舟》《赶车者》《金字塔的傍晚》等国画作品。

在北京举办“赵望云、石鲁埃及写生画展”。

1957

38岁

多次赴陕南陕北山区农村写生,创作《高山放牧》等国画作品。

1958

39岁

创建并主持美协西安分会国画创作研究室;《埃及写生集》由长安美术出版社出版。

1959

40岁

年初,赴北京为国庆十周年创作巨幅国画《转战陕北》。

提出"风景画可以通过曲折的关系表现人的伟大"的美学观点。

石鲁《移山》117×87cm 1954 年

《移山》: “人定胜天 ”的大无畏精神

石鲁作于1954年的这幅《移山》奠定了其艺术史地位。石鲁之所以成为石鲁,最重要的原因 之一是他的实录精神。他以手中的画笔,为时代和人民留下宝贵的艺术财富。而为了表现陕 北高原雄壮 、粗犷 、具有原生态性的强悍的生命力,石鲁自创一种新的绘画语言和程序,运 用大刀阔斧的拖泥带水皴法,施以浓重的矿物色,在大片的土黄里突出表现了拖拉机手“人定 胜天” 的大无畏精神。其画面带着浓重的高原气息和劳动色彩,而干湿兼施,骨肉浑成,气到 势和,在彻底革新了中国山水画柔弱审美传统的同时,赋予了长安画派一种全新的、具有厚 重生命力的艺术魅力 。

石鲁《古长城外》89×127cm 1954 年 中国美术馆藏

《古长城外》:伟大的时代开始了——这是诗的时代、画的时代、歌唱的时代,也是喜剧的时代。

一九四九年,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,石鲁定居西安。他和赵望云一起出席西北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,组建西北美协,并参加了在北京召开的“中华全国第一届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”。当时的氛围令石鲁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设,投入到火热的现实生活以及新政权文艺方针的宣传中去。“伟大的时代开始了——这是诗的时代、画的时代、歌唱的时代,也是喜剧的时代”,可见石鲁当时亢奋的创作状态和用作品展现新时代的急切心态。尽管石鲁很快就不满足《古长城外》作品创作的方式,并把它称为“先天不足的第一胎”,但王朝闻却对《古长城外》一直赞赏有加。

王朝闻在给《石鲁作品选集》所作的序言里写到 :“我在五十年代初称赞过他的《古长城外》,六十年代初又称赞了他的《东方欲晓》和《转战陕北》……对于石鲁那幅笔墨技法远不如他后来的作品成熟的《古长城外》有所称赞,就是我偏爱‘侧面描写’或‘间接描写’,我至今不悔。”间接描写,借鉴文学作品的表现手法,通过典型场景、典型事件、典型人物的刻画塑造,来集中反映创作的主题,加深了作品的耐读性,获得了耐人寻味的艺术效果。

石鲁《云横秦岭》254×145cm1955 年

《云横秦岭》

此主题创作取材于新中国建设穿越秦岭的宝成铁路施工现场,笔墨清秀,色彩典雅而富有诗意。远景群峰竞秀,云雾缭绕;中景工棚道路蜿蜒曲折,盘亘于山间;近景工地车水马龙,工棚林立,修桥筑路一派繁忙景象。此画是深入生活,在感受中探索新中国表现及创作形式的一幅佳构。

石鲁《山区修梯田》245×108.5cm1958 年中国国家博物馆藏

《山区修梯田》

画作于一九五 年,描绘了山区农民在高山坡地上开荒造田之场景 。通过精谨的写实手法,既 表现出陕南地区崇山峻岭、流泉飞瀑的气势,又间接地反映了劳动造田之艰辛,暗喻着人定 胜天的时代背景 。

艺术品鉴杂志2019年12月刊《百年石鲁》专辑

特别鸣谢

石鲁先生是中国 20 世纪最杰出的艺术大师之一,与赵望云、何海霞、方济众、康师尧、李梓盛等五位先生一同创立了“长安画派”。他一生笔耕不辍,开创性地以全新角度去理解生活,用极富传统文化精神却又独具创新手法的国画作品震惊画坛。为国家和民族留下了以《转战陕北》《延河饮马》《东渡》《山区修梯田》等为代表的诸多作品。

他“一手伸向传统、一手伸向生活”的创作理念,至今依然是中国画创作的鲜明导向。2019 年是石鲁先生诞辰 100 周年。为此,《艺术品鉴》在本年度 12 月刊特编辑出版专辑《百年石鲁》,藉此来纪念这位为中国美术事业发展做出过杰出贡献的艺术家。专辑《百年石鲁》在资料汇总、文献梳理、图片采集、编辑出版等过程中得到了石鲁家人石果先生、石丹女士、石迦先生的大力支持。我们对此表示衷心感谢。石鲁艺魂,永驻笔端。

愿中国美术事业走上一个新的辉煌,愿石鲁先生精神永驻!

艺术品鉴,2020 年征订中 ...

扫描二维码联系艺术品鉴发行

每期定价:39 元(邮费 8 元)

全年定价:468 元(免费快递), 立即节省 96 元

24 期定价:仅需 840 元(免费快递), 立即节省 288 元

36 期定价:仅需 1116 元(免费快递), 立即节省 576 元


文章分类: 聚焦
分享到:
品质服务
一对一,服务贴心周到
全程跟踪
随时沟通客户,助力通过
平台保障
操作简单方便,应答快捷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联系QQ:王 1454103983  张 1054254759          联系电话:029-8918-0088
传真:029-8918008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联系邮箱:王 1454103983@qq.com   张 1054254759@qq.com
联系地址:西安市高新区逸翠园I都会1号楼2单元1411
website qrcode

扫描查看手机版网站

会员登录
登录
我的资料
我的收藏
购物车
0
留言
回到顶部